而冬至的前一天被很多人称为“小至”,这一天家家户户捣米做汤圆,为第二天冬至做着准备,很多人认为过完冬至就是新年,因此在这一天要进行祭祖。
秦*光在(沪市县竹枝词)中对于这个节日进行了描述。
冬至花糕更粉圆,分冬酒吃闹年年。
衣冠拜贺亲朋后,肉块堆盘夜祀先。
这一天家族的人要团聚在一起吃汤圆、互相祝贺、祭祀祖先。
祭祀完毕后那些贡品就是活人的口福,而且大家认为,吃了祭祀祖先的肉,可以增强体质,能够帮自己抵抗严寒熬过这个冬季。
最初的时候这个祭祀祖先的肉都是直接吃,但是因为太冷、太凉,很多人吃完后不但没有得到祖先的庇护,反而闹肚子不得安生。
有问题就要解决,于是南方、沪市这一带的人们就发明了一种叫“暖锅”的物件,直接解决了因为吃凉肉闹肚子的问题。
这也是江南、沪市这一带打边炉萌发的第一形态,当时还有人专门给“暖锅”做了一首诗。
红铅九转器初成,十万钱输选馔精。
炊蜡厨边汤乍沸,肉屏风畔婢初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