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名家现场写书法、画国画,把漫改里的老院子、人物融入作品,再搞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既能展现江南文化的魅力,又能自然地宣传漫改,比追热点更有长久价值。”
两人就着安神茶的香气,讨论到深夜。
从雅集的场地选择,最好是西湖边的古朴院落,有江南韵味,到邀请的嘉宾,除了书法家、画家,还可以请古琴演奏家,营造氛围,再到线上的直播互动环节,让观众投票选最喜欢的书画作品,获奖作品做成漫改周边。
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计划。
清晨的阳光透过酒店窗帘缝隙洒进来时,徐佳莹醒得比平时早。
她轻手轻脚地起床,想去花园透透气,刚走到楼下,就看到一位白发老人蹲在石板路上,手里拿着一支自制的毛笔。
笔杆是普通的竹竿,笔头缠着布条,正用清水在石板上练字。
老人的动作缓慢却有力,“乡愁”两个大字在石板上渐渐成型,笔锋苍劲,带着岁月的厚重。
徐佳莹站在旁边静静看着,心里突然涌起一股灵感。
书画雅集不仅要邀请名家,还可以加入“大众参与”环节,让游客、读者也用清水在石板上写字、画画,分享自己的“老院故事”,这样既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又能让雅集更有烟火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