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八十四章:真正的春耕(5、6、7、8的回忆,不喜可跳定) (5 / 10)

作者:毛遂爱吃糖 最后更新:2025/9/24 1:03:46
        “耱”的制作并不复杂,先制作一个有三根竖长木、四根短横木的框架,然后在框架内编织手指粗细韧性比较大的灌木枝条。

        “耱”的用途虽然也是平地,但与“耙”的功能不同。

        “耙”是破碎土壤里的大土坷垃,而“耱”将耙过得土壤“耱”得更细,土地“耱”得更平整,以便更好地播种。

        “耱”的使用方法和“耙”一样,也是人站在“耱”上,或者用大石头放在上面。

        “犁”、“耙”南北方都有,无非就是形状上的稍有不同,但是“耱”北方旱地的专用农具。

        地里面的事情到这里还不算完,因为“犁”、“耙”、“耱”弄不到那些边边角角。

        而且按照梁大队长的要求,春耕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做到深耕深翻、耕透耙透、不漏耕不漏耙,要保证每一块土地都被利用上,不能放过任何角落。

        最后除去要种玉米的地以外,所有地面要做到平整,上虚下实,这样才能让土地的底墒充足,才能让庄稼的出苗率更高。

        所以这时候还要有人用铁锹、镢头把这些边边角角全部挖一遍,然后用耙(pá)子把地面搂平,这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播种。

        这时候还没有机械化的播种机,农村用的都是耧“lóu”,有的地方叫耩子、木桨子、蒋子、耧犁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