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就是靠两篇英文童话故事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的,自然明白一个好的英文译本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前世《三体》能够名扬海外,和刘宇昆的翻译也分不开关系。
一部作品要进行翻译通常有两种情况,像《三体》这种以中文为母语的译者。
还有就是像《狮子王》梅琳达这种,以目标语为母语的作者。
两种情况各有优势和侧重。
以中文为母语的译者更能理解原著的语言精妙之处、文化内涵、历史社会背景、作者风格和意图等等,更能把握原文的精髓。
但译文可能在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语感、修辞和当代性方面稍逊一筹,有时会显得有“翻译腔”,不够自然流畅,灵活性上可能不如目标语是母语的译者。
其译作有时在目标语市场可能面临更高的接受门槛,影响销量。
而以目标语为母语的译者,对目标语言的语感、习惯用法、文化背景和当代语音演变的掌握更精准,能确保译文读起来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习惯,有利于作品的海外市场推广和传播。
当然因为文化隔阂可能会对原著产生一些误解和简化,无法原汁原味地把原作推向海外。
最理想的模式应该是由一位精通中文的外国翻译家和一位精通目标语的中国翻译家合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