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彻思虑过后,就下达了决断,既然偷渡不成,那便强攻!
他任命王三春为渡河先锋,率三万精锐步卒,携带大量辅兵和造桥材料,进驻狼尾滩北岸。
随后,奉军开始砍伐林木,平整土地,修建营寨。
果然,奉军在北岸的动向第一时间就被南岸的哨兵发现,快马流星报入寿州城中。
刘仁詹闻讯,立刻亲率两万主力,并征调大量民夫,迅速增援南岸阵地。
一时间,淮河两岸旌旗招展,鼓角相闻,双方大军隔着一里多宽的河面开始对峙。
古代架设浮桥,方法不外乎两种:
一是‘连舟为桥’,将大量船只并排连接,上铺木板,搭起一座简易的浮桥。
二是‘浮运架桥法’,用木浮排承载条石,退潮时运输石材至桥墩间,涨潮时浮排托起条石调整就位。
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在河面上进行长时间作业。
在敌军严阵以待的情况下,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