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里头,却比城里冷清得多,斋舍区空了大半,只零星几间还亮着灯。寒风卷过空荡荡的院落,吹得廊下的灯笼轻轻晃荡。
唯有靠近食肆的那边,此刻正透出暖黄的光,烟气缭绕,人影晃动,忙活得热火朝天。
主角自然是狗娃。
他前一日就兴冲冲地下山采买了一大堆食材回来,鸡鸭鱼肉、时蔬干货,将橱柜塞得满满当当。
王明远特意叮嘱了他,今年这顿年夜饭,不光他们四人吃,还要给书院里几位熟识的、同样回不去家的长安籍同窗送一些去。
“咱自家吃,你琢磨点新花样也就算了,送人的礼,可得是地道的家乡味,稳当些才好。”王明远当时是这么说的。
狗娃虽然对自己那些“创新菜”信心满满,但一听是送给别人,尤其还是那些学问好的师兄们,立刻就把那点跃跃欲试的心思压了回去,拍着胸脯保证:“三叔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于是,从除夕一大早开始,狗娃就扎进了食肆后厨那个属于他的灶眼旁,再没挪过窝。
发面、调馅、剁肉、宰鱼……他忙得团团转,却也有条不紊。额头上冒了汗,随手用袖子一擦,脸上蹭了面粉,也浑不在意,只埋头和手里的面团、锅里的菜肴较劲。
王明远这次没让狗娃一个人忙活,一早也跑来在一旁帮着打下手,洗菜、剥蒜、看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