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李昭凑了过来,脸上带着一种终于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和促狭笑容,压低声音道:“哎呀呀!明远兄!可算是让我逮着了!我终于发现你也有不擅长的事情了!哈哈!”
他夸张地拍着王明远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扬眉吐气”的得意:“我之前还以为你是个无所不能的天才呢!书法那么好,课业在乙班名列前茅,策论写得让教谕都点头,最可气的是年纪还比我小两岁!这还让不让人活了?今天可好,总算让我找着能指点你的地方了!哈哈哈,今天就让我来好好教教你,报一报平日你给我讲题的大恩!”
王明远被他这副活宝样子逗乐了,心里的那点窘迫也消散了不少,两人又打趣了几句便开始教学。
还别说,李昭教起来确实有一套,不愧是家学渊源,他没有再扯那些玄乎的理论,而是直接上手。
他先让王明远把手轻轻按在琴弦上,感受丝的振动:“别怕,放松点,手指不用太用力。”
然后,他耐心地告诉王明远如何通过简单的按弦和听音,来辨别最基本的音高:“你听,这根弦,空弦弹响是这个声音……手指按在这里,再弹,声音是不是变了?是不是更高了?对,就是这样……”
他讲得深入浅出,把复杂的乐理用最直白的话解释出来,甚至还会用手在琴弦上方比划着音高的变化,非常直观。
王明远本身脑子不笨,前世也有点弹吉他的底子,虽然也忘得差不多了,但对手指和弦的基本感觉还在,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加上李昭教得确实好,他很快就摸到了一点门道,至少知道了该怎么去寻找和确认那个所谓的“宫”音。
一个多时辰下来,王明远已经能磕磕绊绊地尝试着弹奏几个简单的音阶了,虽然手指还显得有些笨拙,音色也谈不上优美,但至少不再是之前那种一头雾水的状态。
练得有些累了,王明远看着眼前的古琴,脑子里不知怎地,忽然闪过一段非常熟悉、几乎刻在记忆里的旋律——前世周杰伦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青花瓷》的前奏。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凭着一种模糊的肌肉记忆和脑海里的音调,手指生疏地、试探性地在琴弦上拨弄起来。
“噔…噔噔…噔噔噔……”一段完全不同于这个时代常见曲调、带着明显流行音乐节奏感和旋律特征的音符,断断续续、磕磕绊绊地从他指尖流泻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