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方默看重的是,这并非一个单纯的坦克集群,而是一个完整的、具备步、坦、炮、工、侦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的装甲旅!
那个摩托化步兵营和数量庞大的卡车,意味着这支队伍拥有在这个时代堪称卓越的战略机动能力。
想象一下,一支由上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组成的钢铁洪流,沿着公路快速机动,迂回穿插,足以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给予任何冒进的鬼子师团以致命一击。
唯一的短板,可能就是伴随步兵数量较少,在复杂地形或城市巷战中,需要与常规步兵部队密切配合。
当然,方默也清醒地认识到其短板——伴随的摩托化步兵数量相对较少。
在复杂地形或残酷的城市巷战中,坦克需要大量步兵的掩护和配合,否则极易被敌军的反坦克小组、燃烧瓶等近距离手段摧毁。
没办法,谁让自己抽到的是39年的毛熊装甲旅呢。
方默心中暗道,并无多少失望。
他深知,在装甲兵理论发展上,毛熊起步很早。
当汉斯的“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还拿着坦克模型苦苦摸索闪电战术时,毛熊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等人已经提出了系统化的大纵深战役理论,并在30年代就组建了数个庞大的机械化军。
其片面的强调在单个装甲单位中塞入大量的坦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