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口径火炮的炮弹太轻,在远距离上受横风影响极大,弹道性能很差,准头惨不忍睹,想要有效命中,必须冲到800米,甚至500米以内。
而稍微“重型”一点的八九式中战车和新式的九七式中战车,虽然换装了一门九七式57mm短管榴弹炮,威力对付土木工事和缺乏装甲防护的目标尚可。
但其弹道异常弯曲,就像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一样,非常不适合进行需要直瞄射击的坦克对战。
想用这种“短脖子”炮在千米之外击中目标,基本靠运气。
带领第6师团第23联队步兵协同进攻的联队长冈本保之大佐,此刻正躲在一辆九五式坦克后面,透过硝烟观察着战场。
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官,参加过沪上和之前的诸多战斗。
看着己方坦克一辆接一辆地在远距离被打成火球,而对方的“怪物”坦克几乎毫发无伤,他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敏锐地意识到,帝国现在的战车设计思路,完全是为了欺负装备窳劣、缺乏反坦克力量的大夏军队。
它们轻、快、便宜,便于大规模生产和快速部署,用于突破步兵防线、迂回包抄确实有一定效果。
但一旦遭遇像眼前这样拥有优势装甲和火力的敌人,这些“豆战车”的缺陷就暴露无遗——火力不足,装甲薄弱。
“八嘎……我们的战车,根本不是为了这种决战设计的。”冈本保之痛苦地意识到。
他看到一些绝望的鬼子坦克车组,在军官的逼迫下,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