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这次带上我吧,我跟着张大哥学了一年的枪法和队列,不比大王三卫的人差。”
张大哥是跟李成杓一起到辽藩的远行郎,路上给了李成杓不少的帮助。
如今当初过来时除了武器外连盘缠都没有的张大哥,已经是博济郡守御千户所的百户,成了远近各色人等都要称一声大人的存在。
在大明时期,守御千户所就是直属于边境屯垦的军团,大虞也就沿袭了下来。
这也是大虞拓殖之地的特色,安西(包括高加索)、南洋这样人口密集的熟地,按照大明的守御千户所编制。
这种编制下,汉人百姓就是屯垦兵,再将本地土人按比例掺沙子弄进守御千户所,不断同化,不断打破本地的权力体系。
在北贺洲、大小瞻洲这样的蛮荒之地,要克服的更多是蛮荒的自然环境,本地人并不是太大的威胁,所以就设立折冲府-屯堡-庄园模式的管理结构。
用粗犷的治理模式,给予百姓最大的自由度,并依靠府兵制这种不同于屯垦的全民皆兵模式外出掠夺人口和财富壮大自己。
至于给府兵种地的,不是不能上战场的汉民,就是抢来的其他族群。
李成杓叹了口气,“要是在这里打了仗,那就回不去了,因为咱们是辽藩守御千户所下的百姓,立的军功是辽藩的军功。
除非有天大的功劳,不然回了神州赤县都是要打折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