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四十九章 起诉 (2 / 3)

作者:过客 最后更新:2025/10/11 5:23:11
        “他本该能写出好故事的。”苏木关掉页面,心里有些惋惜,却也更坚定了想法。

        木槿或许会在短期内流失部分追求快节奏、强刺激的用户,但真正懂故事、爱生活的读者和作者,终究会留在这片有温度的土壤上。

        就像杨大爷的茶馆,虽然没有网红奶茶店的花哨噱头,却凭着一杯杯用心泡的龙井、一个个温暖的日常细节,留住了一批又一批老街坊。

        下午,李默带着《乌镇年俗记》的修订稿来拜访,手里还提着一摞厚厚的采风笔记,里面夹着他去西栅采访老匠人的照片。

        提到“青芽”时,他也有些无奈:“我昨天跟他约在老杨茶馆聊了聊,他说速阅一开始承诺给他保底月入两万,结果第一个月发稿费的时候,扣了30%的推广费、20%的AI有声书制作费,最后到手只有八千多。”

        “而且平台要求他日更三万字,他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连吃饭都对着电脑,根本没时间采风,更别说打磨细节了,他现在写的章节里,连乌镇的冬天会下雪都写成了乌镇的冬天温暖如春,完全脱离了生活。”

        苏木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民国版《乌镇风物志》,封面已经有些泛黄。

        书脊用棉线重新装订过,是他去年从苏州古籍书店淘来的珍品,里面详细记载了乌镇的民俗、植物、建筑细节。

        他把书递给李默:“你把这个带给青芽,告诉他,真正的故事不是靠算法堆出来的,是靠脚丈量出来的,是靠心感受出来的。”

        “要是他想通了,愿意沉下心打磨《巷口梅香》,木槿的大门还为他敞开,我们可以给他安排专属编辑,帮他一起修改,甚至可以帮他申请创作补贴,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李默接过书,指尖拂过封面的烫金腊梅图案,郑重地点点头:“我会跟他好好说的,他本质不坏,就是刚毕业压力大,想快点赚钱证明自己,才被速阅的噱头骗了。我相信他迟早会明白,靠算法写出来的文字没有灵魂,只有真正扎根生活的故事,才能长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