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爷爷笑了:“那本书肯定是错的!腊梅是冬春开花,夏季温度太高,接穗容易枯死,得等腊月过后,梅花开完了,枝条还没发芽的时候嫁接,这时候树液流动慢,成活率才高。”
说着,赵爷爷从屋里拿出一套老旧的嫁接工具,有嫁接刀、绑带、蜡块,都是他用了几十年的老物件。
“你看这把刀,刀刃得磨得锋利,削接穗的时候要快,切口要平滑,这样才能和砧木贴合紧密。”
他一边说,一边在一根腊梅枝条上演示,“削好的接穗要留两个芽眼,砧木切开后,把接穗插进去,用绑带绑紧,再涂上层蜡,防止水分流失。”
李默看得入了迷,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错过哪个细节。
“赵爷爷,那嫁接后要怎么养护啊?”
“得放在半阴的地方,不能晒太阳,浇水也不能太多,等过一个月,接穗发芽了,再慢慢移到有阳光的地方。”赵爷爷说着,想起了什么。
“我年轻的时候,跟着我爹学嫁接,第一次接了十棵,只活了两棵,后来练得多了,才慢慢掌握窍门。做这行,得有耐心,急不得。”
李默把这些话都记在笔记本上,连“第一次嫁接只活两棵”的细节都没落下。
“赵爷爷,您能跟我说说您年轻时种腊梅的事吗?比如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印象深刻的事。”
赵爷爷坐在竹椅上,喝着茶,慢慢说起了往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