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逗吾……想到虞世南刚才的话,又看向不远处的木刻工匠,问道:“你们又想出了什么新事物?”
虞世南看向李元婴,看到他摇头,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陛下,也不算新事物。你去芙蓉园后,某与滕王闲聊,认为组织人抄书依然很慢,而且字体不一,对于启蒙来说,很不方便。滕王问能否用石刻拓印之法,某看到窗子上的凋花,想到木刻阳文之法,字体取欧阳信本之真书。”
滕王从不居功,对于跟着他做事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幸福,太舒爽!只是总往后退也不好,容易让属官居功自傲,不守规矩。
李世民将前后的话一联系,便明白了为什么会说文人典范。轻声说道:“诏令,虞世南为薛国公,金紫光禄大夫。欧阳询为渤海郡公,金紫光禄大夫。”
“唯唯。”张阿难忙应道,转身去棠梨苑传口谕,中书令杨师道在那,由他安排中书舍人草拟诏书。
“陛下……”虞世南有些发懵,这还没成功呢,如此封赏……某担不起啊!
李世民摆了摆手,笑道:“伯施,吾相信你与信本。吾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何为文人典范!”
虞世南忙站起身来,长揖一礼,有些哽咽地说道:“某……某谢陛下信重!”
李世民伸手扶了下虞世南,笑道:“伯施,不好再做小儿女之态,吾看那边好像有人已经凋刻完毕。”
美人落泪,也要梨花带雨才好看。你这已经耄耋之年的人,就不要跟着凑热闹了……呃呃呃,欧阳信本就更免了吧,吾只想睡个安稳觉而已,这点要求,不算高
……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