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罕之和张全义二人的治政风格,行为,那是完全不同的。
李罕之原来在诸葛爽手下当将领时,是河阳军中有名的勇将,当人手下时,李罕之也没干出什么特别离谱的事来。
但是一当老大,离谱的事,那是一干一大串。
李罕之,是陈州项城人,祖上均为农民出身,李罕之从小就身手矫捷,力气比常人要大。
小时候,李罕之还曾去学文,可能心中还抱着一丝科举成名的念头,但很显然,他就不是读书的料。
后来,家中贫瘠,迫于无奈的李罕之落发为僧,到酸枣县去化缘(乞食),从早到晚没有人给他东西吃,李罕之因此毁僧衣、掷盆钵,开始做起了强盗这亡命勾当。
李罕之当了河阳节度使后,对于民生之事,嗤之以鼻,缺钱缺粮,直接劫掠敌方,在整个河阳境内,专事攻掠,可谓是治内野无遗秆,户无余粮,以至于民怨鼎沸。
而张全义却是在洛阳颇有政绩,洛阳经年战乱,地方破败不堪,张全礼初为河南尹时,洛阳城中户民不满百,满地白骨,遍地荆棘。
张全义于麾下选十八人为屯将,至河南十八县故墟张榜招募流散,回乡耕种者不取租税又除严刑,于是流民归之如市。
同为武人,张全义能把一片废墟的洛阳治理的欣欣向荣,而李罕之却能将底子不错的河阳镇,搞的是民不聊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