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站在宏观的角度,亦或是大唐自身的角度去看,郑昌图的上书,恰恰是正确的。
只是正确是正确,能不能实施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即便是持激进态度的韦昭度,也只是反对同意陈从进的全部要求。
韦昭度同意白义诚接任大同军防御使,也同意王卞接任振武军节度使,但是就是这个雁门节度使,韦昭度不同意王猛接任。
因为在韦昭度看来,陈从进夺取雁门的目的,就是河东镇,要是河东镇丢了,那陈从进就真的坐大了。
但无论怎么想,韦昭度也不敢同意郑昌图的建议,郑昌图的策略可比韦昭度激进的不知道多少倍。
郑昌图建言,联合昭义,河中,天平,义昌,义武,河东,河阳,天德,夏绥,朔方十镇,合力出兵,共讨幽州。
连出兵路线,郑昌图都大致给出了,河东,河中,河阳,昭义四镇,合兵晋阳,北出石岭,进攻雁门。
夏绥,天德,朔方三镇,两路出击,威逼振武,逼迫振武军倒戈相向,进攻大同。
而义昌,义武,天平三镇则出兵卢龙瀛,莫二州,牵制陈从进的主力,如此一来,三路夹攻,陈从进必然屈服。
吃了大亏的陈从进,威望大跌,想来日后定然会安分守己,而朝廷大胜之后,天下野心勃勃之辈,又岂敢作乱。
对于郑昌图的建议,朝野上下,连试图讨论此策可行性的人都没有,这么多藩镇一起动手,钱粮从哪里出?诸镇联合,又有哪次是同心协力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