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我琢磨半晌,忽的一蹦三尺高——《少年的我们》之所以如此好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感情是因为方星河降低了自身强度,写出了一场专门照顾普通人的大众青春?!
友人们笑叹:然也。
《少年的我们》不是方星河的真实青春,他的青春更高更广、更宏大、更激烈也更痛快。
《少年的我们》是我们的青春。
是不那么天才的芸芸众生,在青春期被宿命拉扯的乐与愁。
这让我感到痛苦——他怎么能那么骄傲?写实却摘掉自己,就连写作都不愿意同我们分享他的青春。
这让我感到佩服——他没有写最容易的东西,而是选择了一种极其艰难的写法——用他冷静的观察和犀利的洞见,去书写普通人的青春,从幼稚到成年,从憧憬到遗憾,一眼穿透小半生。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青春文学,这是比《苍夜雪》更伟大的落笔。
我不能理解,方星河为什么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感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