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倒也很简单,写作是一件很难教授的事情,没有哪个知名作家是中文专业教出来的科班生,作家群体在教育领域没有利益。
其它艺术形式则不同,都有专门的学校和专业,课外培训班更是吸金宝库,他们更有争取自由裁量权的动力,所以肯定要支持方星河。
此时,文化界内部开始分化。
哪怕真实想法是反感方星河,他们也不得不在这个问题上站稳立场。
爱恨哪有权力重要,对吧?
于是,资媒也好京圈也罢,他们渐渐发现,哪怕方星河如此狂妄如此硬刚,局面却仍然没有一面倒。
每一次他们以为可以骂到方星河翻不了身时,就总有意料之外的重量级人士站出来“讲句公道话”。
陈大画家只是其中之一,各大艺术院校的默契才是关键。
普通读者体会不到这里面的微妙,只能纳闷:怎么这都打不倒方星河?
想得美,他们哪里知道,方星河主动帮北电扛雷的行为有多加分。
北电时任校长在采访播出的第二天就去找了娘家——学校是首都政府、教育部、广电总局三方共建,所以三家都是爹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