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川老小子嘿嘿坏笑:“据我所知,苍也没有入围贵国的茅盾文学奖吧?”
岂止是茅盾,而是跟任何文学奖项都不沾边。
在国内,大众文学是好听的说法,新青春文学是抬咖,骂得难听的直接一套“庸俗、刻意、粗糙”三连击,哪像日本这么宽容。
“我们可不是宽容。”王查理悠然道,“这是对上了。对不上你再试试看?”
也对,日本人的挑剔人尽皆知,对不上电波的东西,白给都落不到好。
那,如果书和作者同时对上了电波,又会怎样?
文学评论家尾崎真理子给出一种双重狂热:“《苍夜雪》当然配拿一切文学奖项,方星河様(さま)用东北写尽了除了东京之外的全日本,更是配得上一切赞美。15岁的他简直是为文学而生,自然流露出的威严和真挚就仿佛他笔下的双螺旋文字,有着足以打动铁石心肠的征服力。你们只要看看方星河様(さま)的那张脸,就能明白《苍夜雪》的问世是何等的天赐之事……”
苍吹顺其自然的转成方吹,并且病情日益加重。
这番话的逻辑在哪里?
她正常吗?
可此时不正常才是正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