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只要有公职教职在身,都必然站在对立面。
作协副主席谭谭:“胡闹!在看到结局之前,我一直以为方星河写出了一部矛奖级作品,他对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对东北困境的深刻理解,对经济崩溃后人性幽微的洞悉,在前半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几乎要为他高声喝彩,直到看到那个结局……狗屁不通!
他怎么可以这样写?宣传什么狗屁的复仇主义,现实吗?客观吗?有张力吗?
简直像是哄小孩一样,挥霍天赋!”
像这种批评还有很多,基本都可以理解为爱之深责之切,可见他们有多么看好前半部。
不是后半部不好,而是青春文学不应该出现这种情节。
张抗抗发文力挺方星河。
“我是浙江人,但长期在黑省生活、写作,我对东北很了解。
方星河写的东北对么?很对很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