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他的讲述,慢慢的,方星河终于对此事有了全面的认识。
起因仍然是采访录像所导致的余波。
吉省日报一看方星河现在的热度,顿时悔得直拍大腿——擦,草率了,之前到底是哪根筋没搭对,提什么“南韩北方”啊?!
然后报社火速摒弃了之前的提法,对方星河冠以“新生代最强文学偶像”和“80后思想先锋”的名号,一顿大唱赞歌。
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还好,但是吉报的编辑可能是踩顺手了,到这时候都没忘记再踩好大哥一脚,批评他“文不成,学不就”,和咱家小方没法比。
等于是踩着韩涵完成身份升华。
那上海的媒体自然不干,凭什么你们想捆绑就捆绑,用不上了想切割就切割?
虽然韩涵只是我们郊区的孩子,那也不是你们乡下宁想踩就能踩的!
于是,历来高冷的沪媒反过来暴蹭方星河,拽住就不撒手。
既然是蹭,那么他们每提一次韩涵,自然也要带上方星河,带着带着,居然莫名其妙的带出了感情,形成了一种不提就不舒服的职业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