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外勤修女要是遇到光景不好的那些修道院,她们甚至连身修女服都没有,根本不可能把她们当成正常修女纳入谈论。
同样都有着“上D新娘”称誉的修女,她们为什么会被分成好几个档次呢?
答案是,这些修女的出身不同。
那些唱诗修女、修女基本上全都是出身于各个大、小贵族家的女儿,而且基本都是出身于“长系”。
但是她们在家族内部不受重视,没有继承权,因为出身“长系”她们要嫁人的时候,为了维护家族的面子,家主还要赔上一大部分嫁妆。
于是,很多贵族都选择了在女儿快要嫁人的时候花费一点“赞助费”,把她们送进修道院,让她们戴上白色面纱学习如何成为上D的新娘。
这样既能避免自己家族将来要出一大笔嫁妆,还能体现出自己对“主”的恭敬,赢得教会的夸奖,这完全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贵族们有了把女儿送到修道院的先例,后来有了贵族把不受重视儿子也给送到修道院学习当牧师的情况,这也是对外宣布剥夺他继承权的一种方式。
这些唱诗修女哪怕被送到了修道院,但是她们的家族还在、父母还在,每年多多少少都会给修道院捐献一些财物,自己女儿提供一些生活上帮助。
正是因为这样那些唱诗修女不但在吃、穿、住上享受最好的待遇,一些家族越来越发达,他们给女儿提供的帮助也更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