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课程的效果不一定有多强、有多明显,甚至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教育的长期性和滞后性注定了它本身就是一个闭环。
一开始,学生可能只能理解知识的表面层次,但在多年后的某个瞬间,他们可能会突然领悟到曾经书本上传授那些知识的含义。
这个瞬间可以是你在搞某项研究时,小学时期学过的万有引力帮助你创新成功。
可能是你在被外国某种思想渗透时,当初小学时学过的思想品德拽了你一把。
当然,更多的可能是你在谈恋爱时才读懂《卫风·氓》,升学考公时才读懂《范进中举》,找工作时才读懂《孔乙己》,谈婚论嫁时才读懂《孔雀东南飞》。
说直白一点、大众一点,那就是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行。
就如同我们很多人从讨厌大人、理解大人、成为大人,再到如同父母一样说教自己孩子时那一刻的顿悟。
这就是教育长期性和滞后性,教育提前为你灌输思想,而在你拥有阅历那一刻醒翻灌顶茅塞顿开,教育才算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它的任务。
这时候你已经站在的教育的闭环当中,有没有一种“人不会在拥有青春的同时,拥有对青春的感受”的深刻感受。
那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感谢教育过他的人,会变的更加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会把这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动力“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
言归正传,韩立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向诸老讲述的时候,期间还有回答他们时不时冒出来的问题,所以这个话题刚刚聊完,巩江龙瞅准时机走进来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