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四九四章 思想与发展 (2 / 8)

作者:楞个哩嗝楞 最后更新:2025/9/3 2:11:21
        譬如先前他做的各种工具,使得县里的机械厂狠狠的赚了一波。但是之后因为其他地方的各种厂子,全都摸索着搞出了同类产品,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厂子在材料上要比县里的更强,给县里机械厂挤兑的没生意了,又回到了先前半死不活的样子。

        王言开着车弄着相机,在县里的各个工厂考察了一番,结合他曾经搞晋陵的发展模式,整合了几个厂的资源,研究生产新式的农机,以及对县里的纺织厂进行了调整,弄出了一条生产线,专门研究材料,供给和川公社的家纺厂。

        以机械、纺织这两个工厂赚钱,赚来了钱用其搞建设,自然而然的就会带动其他的水泥厂、专场等等,县里的经济也就搞上去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就好起来了。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在于技术。

        事实上王言也没有展示多少技术,他只是提议做小型的农机以应对复杂的地形,同时优化原本的农机,使其更加的合理、便捷、高效。

        而在纺织厂中,王言也没有如同在晋陵那般手搓织机,而是看起来天马行空的提出了一些想法,让机械厂专门搞了一组人来研究,同时提供了家纺厂的订单,让纺织厂赚钱。

        在新材料上,王言也没有给什么现成的配方,而是提出了对于材料的畅想,并说出了一大堆有的没的材料让技术人员去试验,又弄了一笔钱出来支持技术人员搞研究。

        都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有个一两年就能出成果,到时候赚的多了,县里财政宽裕,什么事情就都好说了。

        可以做一个和川公社的放大版,这边吸收工人,那边积极打井、修路、种树、养殖,改造环境,完善产业链路,形成内部的自循环,借着外部的财源提升内部的自循环速度,以及产业的升级迭代。

        一旦如此良性的循环运转起来,林县也就成了一颗越滚越大的雪球。只要管理和技术不是太废物,保证前进的速度,跟住时代发展的脚步,林县人民可以舒舒服服几辈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