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李姝这样“弃武从文”的混世魔王都成了文艺尖兵,可见这时代家长对培养孩子文艺敏感认知的匮乏。
能安全、快乐长大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什么文艺属性。
你说这个年代无论是城里还是农村的父母为啥都这么能生育?
不是闲话调侃的娱乐生活匮乏,晚上熄灯以后只有一种娱乐活动。
恰恰相反,这个年月的娱乐生活比后世不知道要正能量多少,又丰富多少,就连农村都有谷场夜话,更何况是领导群众的工人阶级了。
之所以家家都有这么多孩子,父母好像不怕累似的使劲生,说起根本原因会有些沉重——他们怕一个孩子养不住,那些年糟践的孩子太多了。
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也遭受了太多的侮辱,从趴在地上任人糟践到站起来,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
而在这一过程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尤为艰难,家家都有血泪史。
后世有人讲苦难,说祖辈多么艰难,但他们所知道的历史并不多,甚至不一定能说得出一百年前的艰难。
为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