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时代大抵上是黑船开口之后,海外的思潮传入日本,当时有一些藩阀勋贵家的女儿读了一些西方思想的书,聚集起来提倡“女性独立”,不过这些女儿们本质上只是依赖家族供血自己都没有经济独立,很快就被“荡妇羞辱”作鸟兽散从而结束了这波思潮。
第二波思潮则是战后,简而言之,当时日本男人在战争中基本diedie了,所以需要大量的女性进厂当厂妹厂婆,而五星麦天皇又给了女性选票,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才有了第一次显著提高,开始出现第一位女性国会议员,不过这个时间段,女性的地位依然差距男性巨大。
第三波思潮便是经济腾飞之后黄金时代的女权,也是上杉裕宪亲眼见证的时代。
1986年,日本出台了《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标志着黄金时代女权拉开序幕,而此时,日本女性的眼前得到了两大红利,第一是前文的选票红利,第二是经济腾飞红利,前者意味着抱团能获取大量选票,后者则是在经济上行时代的消费主义。
资本为女性制造了一场幻梦,手把手引导她们开辟女性市场,因为女性市场前景极大,同时还能大量带动男性市场。
当时的日本什么经济最成功?
答案是,恋爱资本主义最成功。
即任何涉及婚恋的元素,都需要男性掏出大笔真金白银。
经济好收入高前景一片光明,再加上新一代城市人都有反对旧日传统的需要,双方此时反而成为了利益的共同体。
那真是个鲜着锦烈火烹油的时代。
真正的问题在于,泡沫时代很快就就结束了,从90年开始出现问题到94年末彻底崩盘时,姗姗来迟的《育儿休假法彻底引爆了劳方和资方,男性和女性的矛盾。
在经济大跳水、大规模裁员潮、人人自危人人负债的背景下,再谈保障女性权益要求全社会让渡利益就招致了日本社会巨大的恶感,同样因为经济下行,性诬告、怀孕诈骗、人肉网暴等极端事件越来越多,各种男性冤案层出不穷,因为待遇不匹配不平等反复闹事的事件越多,反而越来越招致职场的厌恶,而且因为选票政治,导致司法体系也倾向于其中一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