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维京回答:“前两个月,147战147负,败率为百分之百。之后7天,10战10胜。再之后两个月,131战,131负。中间的10场并没有参考价值,所以目前我的战绩是,278战278负。”
然而听到这个差到突破天际的成绩,唐骁却并没有表现出愤怒,相反,他却是赞许的点了点头,“很好。至少,你已经明白你需要对抗的,是怎样一个存在了。”
没错,他让安德-维京进行模拟作战的,就是索龙!
索龙的战绩很少,但作战过程已经被完全输入到模拟装置当中。而且不仅仅是死板的输入数据,而是将那场宏大的北境战役的一切都输入了进去。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还是大后方的支持,都几乎完美再现了那场战役的情况。
然后再这个基础上,唐骁又根据自己对原剧情当中索龙的了解,对这个模拟程序输入了一个变量。这个变量就是作为敌人的索龙,会做出超出常规的行动来,并且这个行动是不会拘泥与现有战况的。
比如在模拟作战当中,索龙可能会直接瞬移到安德-维京的战线后方,而不需要任何条件。
除此之外,模拟程序还会读取安德-维京的浅层思维,并且根据他的思维方向来制订‘索龙’的作战计划,相当于开图战斗。
这种完全就是不讲道理的设定,就是唐骁理解当中的索龙了。
他并不希望安德-维京从中学到索龙可能使用的战术的应对方式,实际上,索龙几乎没有固定战术,如果说一定要有,那也只有八个字——“天马行空、随心所欲”。
这套模拟程序,就是要让安德-维京理解这八个字在战场上的含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