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证明了:街上一个路灯坏了,在这里,几年摔倒无数个普通老百姓孩子无人问津,某一天议员的孩子在这里跌倒,第二天路灯就修好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但是说明了,每个人的影响能力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杨平的K疗法在欧美这么快获得审批的原因。
杨平已经几天没有去看亚当斯,他带着几个医生去国际诊疗中心那边看看,亚当斯现在静什么非常好,他坐在沙发上,茶几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在研究网站的算法,他为三博医院建立一个面向全世界的网站,这个网站的目的就是搭建患者与三博医院的桥梁,将以联合国五大语言的版本。
他将三博医院一些公开信息,比如医生的出门诊的时间,然后再与中国一些旅游网站连接起来,这样,患者来医院看病,预约什么时间,入住酒店,预定机票等等,可以一键搞定,还可以依据患者的签证时间安排其它的事项。
亚当斯不是一个人在做这项工作,他在网上召集了一帮这方面的高手,他们全部都富有激情,愿意义务来做这件事,这个网站以后也是一个开放社区,秉承共享互助的精神。
亚当斯将这个想法告诉杨平,杨平挺惊讶的,他不是空谈,已经开始着手来做这件事,他负责算法,还有几个人负责网站的搭建,各司其职。
这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能够帮到很多人,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它可以将全世界的患者与三博医院和研究所连接起来,这将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可能改变医疗的模式。
“如果可以,以后我们还可以在世界的患者与中国一些顶级医院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亚当斯自信地说,他收起笔记本。
不过杨平觉得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中国医生患者的配比本来就低于发达国家,中国老百姓自己就医也是一个难题,大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短缺,医生工作超负荷,如果还有这么多外国患者涌进来,会更加剧这种矛盾。
这倒不是杨平自私,谁不想优秀的医疗资源优先给自己国家人们使用,富余的才给外国人用。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真的国外患者增多,从经济上来说,可以增加医院和医生的收入,形成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如果真的国外患者多,医院可以扩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