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X片上承载的信息是二次信息,那么它存在转换的风险,在理论上,转换的时候就一定会存在信息的丢失或扭曲,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信息失真,这种失真在信息转换过程中一定会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十字路口的红灯,你看到的是红色,而红绿色盲患者眼里看到的红色却可能是暗色或黑色。
那你说那个灯究竟是红色还是黑色?
红色的光波形成人的视觉感知,经过复杂的视觉通路,简单来说,外界光线通过眼睛的角膜进入眼内,经过瞳孔和晶状体的折射作用,最终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接收光线形成的物像,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至大脑;视神经将信号传输至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最终在大脑形成视觉感知。
他的起点是红色光波,终点是大脑皮层形成的感知。
也就是最终在你和色盲患者眼里都是一种大脑皮层的感知而已,那你说红色是对的,还是黑色是正确的?
正确与否的标准不过是统计学上的多少来判断,因为绝大多数人是正常人,他们看到的是红色,所以,以这个大众感知为标准,符合的是对,不符合的是错误的,所以色盲患者看到的黑色就是不对的。
如果反过来,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色盲,极少数人是正常人,那么答案自然也反过来,他看到的就是正确的,你看到的就是错误的。”
“这就是用科研的思维来看待一张X片。”
宋子墨说完之后,周围的医生大眼瞪小眼,所有的眼睛里是一片茫然,他不得不停下来。
“听懂没有?”宋子墨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