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从官渡医院回到三博医院后,跟杨平说起老院长的想法,其实杨平早就注意到对口扶贫的事情,即使没有对口扶贫,官渡医院也会得到大量的援助。
因为杨平对李民的重视也引起杨平那一帮朋友的注意,他们开始纷纷计划着给官渡医院捐设备,什么CT、磁共振、彩超等等全在捐赠的名单之类。
还有朋友开始谋划着捐赠资金,有的干脆表示愿意给官渡医院建设新院区,而且不是嘴上说说,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如果将这些朋友的自发捐赠组合成一个计划,整个支援计划不仅包括培养人才、提供资金和硬件支持等方面;还包括新院区的建设等内容,他们计划将官渡医院打造成一个小型现代化医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检查设备都将纳入支援清单之中。
如今,在医疗界流行组建医疗集团的做法,所谓医疗集团就是由一所大型医院牵头,将一些基层医院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并组建一个医疗集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做可以帮助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并促进其发展壮大。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事情往往会发生变化。
原本初衷是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医疗集团往往会变成大医院吸引小医院病源的渠道;而基层医院则失去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并完全依赖于大医院的帮助和支持。这样一来,基层医院不仅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反而还失去了原有的定位。
可能没有加入集团前,小医院还有一个自己的技术体系,加入之后,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完全依赖于大医院的帮助。院长、科主任什么的都是大医院派来的,而这些院长和科主任都是临时驻点,不可能长期在这里工作,甚至有些完全下来就是练手的。原本给基层医院的动手机会,结果全被这些大医院空降的医生捞取,本院医生只是帮忙管管病人,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实际上,这种大型医院的扩张并没有新增什么东西,只不过把原本属于基层医院的资源拿走,实际上是一种利用自己已经垄断的地位进行扩大垄断。
大医院和基层医院两者的目标不一致,大医院想要的是病源,而小医院则希望大医院能够拉自己一把。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强势的大医院往往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小医院却很难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