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是顺道看老婆,所以过来跟他说两句,平时这种事情根本没时间亲自过来,所以廖厅还是很幸运的。
廖厅很珍惜这个机会,在尽量抓住机会的同时,尽量让自己显得谦卑,体现出自己该有的素质。
杨平想了想,回答得很果断,没有半点拖泥带水:“是恶性的可能微乎其微,从影像表现,所有征象指向良性。”
“那好,我还是决定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你看怎么样?”领导总是谦虚的样子。
杨平一愣,如果认为这东西是良性,不是应该放弃一切有创的检查吗,只需进行定期的复查,如果发现有增大再重新进行评估,如果没有增大,一直观察即可。
可是廖厅的思路不一样,领导的思路很是清晰,要是杨平对这个结节的性质没有把握,廖厅还真不敢穿刺,只能暂时和稀泥。现在杨平对结节的性质非常有把握,至于说不能百分之百肯定,那不过是理论上或程序上的事情,从杨平的语气里,廖厅还是能够精准地把握其中的意思。
既然杨平有把握,廖厅就一定要获得良性的最终诊断,这个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一个模棱两可的东西,一个已经确认不影响健康的东西,两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结节很小,直径才5毫米,在理论上穿刺难度很大。”杨平告诉廖厅。
廖厅笑着说:“所以只能麻烦杨教授费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