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个拥有透明窗的培养器摆在实验室,现在只剩最后一个没有开启,康纳尔博士希望出现奇迹。
随着透明玻璃护盖的打开,康纳尔博士戴着手套,小心翼翼拿出里面的培养器,很遗憾,没有奇迹,又失败了,他不禁失望的摇头。
四十个培养器没有一个成功,全军覆灭。
他对这个结果早有预判,因为实验进展到这里,他已经非常迷茫,没有基础研究的突破,已经不可能往前走,前进的路已经被毫不留情地锁死。
但是公司对这方面的技术期望很大,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干细胞技术无论怎么发展,最后培养出来的是细胞,而不是器官,是一堆的散落细胞,而不是成形的器官,是一堆砖头,而不是一栋房子。
康奈尔博士创造的这种新技术:利用支架引导细胞进行爬行,其实与生物3D打印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利用外来支架对细胞进行被动堆积。
现在支架爬行技术没有取得突破,而生物3D打印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也依然在原地徘徊。
打印出来的缩小简易版“器官”只能用于一些诸如药物研究之类的实验,暂时无法应属于临床,因为它不是真正的器官,严格来说只是用细胞按照器官形态堆积的“器官”,不具备器官的微结构。
令康纳尔博士庆幸的是,虽然实验的进度很慢,不过他们的干细胞技术依然是世界上最先进,领先别人至少十年。
公司在这上面押注太大,将干细胞技术列为未来占据生物技术制高点的几大战略技术之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