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像是一个拟做实验的计划,而更像一个已做实验的说明。
唐顺惊异地瞪着杨平,单凭逻辑推理为什么可以做出如此充满细节的实验规划,难道杨教授可以在大脑里模拟整个实验?
从古希腊到现在,很多学者使用这种“大脑实验”,在大脑里用严谨的逻辑构建出实验室进行思想实验。
因为很多实验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完成,所以只能在大脑中依靠逻辑推理来完成实验。
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思斯坦就擅长大脑实验,在探究引力问题时,爱因斯坦使用这样的构想在大脑中进行实验: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需要计算房间里的引力场。你可能会在房间里扔出一些物体,然后通过测量他们的速度来推算引力。但是如果你在高速上升或下降的电梯里,或飞速行驶的火箭或飞机中,再做这些速度测量,又该如何区分引力和加速度的影响?结果是并没有办法来区分你所在环境的差异。因此,爱因斯坦总结引力为时空本身的特征——即它的曲率,而不是自然力。
难道杨教授也擅长这种大脑实验,可是科学家们进行大脑实验的对象都是高度抽象的课题。
而现在图纸上的实验,完全需要大量现实设备仪器来完成,而且很多是需要试错的,不适合大脑实验,难道杨教授拥有最强的大脑实验能力,连这种复杂实践性极强的实验也可以在大脑中依靠严密的逻辑完成?
那需要多么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唐顺不敢想。
每次唐顺接到这样的A4纸时,每次都没有失望,按照纸上的实验方法都会一次成功,这次的实验计划非常详细,看样子也不会失望。
“尽快将实验开展起来,经费、设备与人员,你自己安排,科研基金的资金非常充足,注意资料保密,不要随意丢失,没什么问题就回去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