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王老有一点没有说,我补充一下,这个病例不仅仅对缝合技术的要求特别高,而要求缝合速度非常快,因为病例是婴儿,婴儿无法接受长时间的体外循环,必须使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深低温停循环技术使用时间一般45分钟,采用特殊的脑保护技术,也只能延长到60分钟,所以在这个时间内必须完成所有缝合,其实非常难。”
王院士刚刚故意没说这一点,只是不想摆客观困难,失败就是失败,必须正视。
在杨平的总结中,病例讨论结束,大家都非常期待这台手术的到来,听说这台手术的缝合是外科缝合技术的天花板。
——
第二天清早,婴儿被父母抱来三博医院,办理住院。
小家伙口唇有明显紫绀,紫绀是缺氧的症状,按道理一个月内应该完成一期手术,现在已经一个月超出几天,如果再不手术,这娃娃怕是活不了几天。
娃娃的父母也是极力想争取,不想就这么放弃,所以才找到阜外医院,找到陈教授,陈教授是小儿先心病的顶级专家,除去已经退居二线的王院士,陈教授称为中国小儿先心病手术第一人也不为过。
娃娃的妈妈解开婴儿的衣服,杨平检查他全身的状况,然后对心脏进行听诊,再将从外院带来的各种检查看一遍,手术指征是明确的,没有手术禁忌症,所以没什么多说的——开刀!
早一天做,少一分风险,多一份希望。
“今天完善术前检查,明天做手术。”杨平检查完之后说。
王院士很是欣赏杨平的果断,不拖泥带水,说干就干,没有因为困难而推三阻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