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主任后发制人,一个月就开展了十几台。”苏教授夸奖。
谭博云虽然目中无人,但是在苏教授面前,不敢有半点傲气,不仅因为苏教授学术人品均出类拔萃,更因为苏教授曾经帮助过他。
“这台机器人是我们显微创伤骨科专用,所以使用密度非常高,明天还有手术,这个星期排了五台,我们要多向附一学习,相比附一,我们还是刚刚学步的娃娃。”
谭博云以主人的身份介绍三博机器人手术的开展近况,他介绍前,目光投向韩主任,以表示尊敬,获得首肯。
“我们目前开展的十几台手术,骨盆和四肢均有涉及,我们的目标是,用机器人做全品类的创伤骨科手术。”谭博云介绍自己的蓝图。
这十几台手术,不过是热热身而已,好戏还在后头。
苏教授心里赞叹,韩建功会用人,谭博云这匹烈马在附二寸步难行,在三博却一日千里,此人日后必有非凡建树。
华侨楼的病人宁先生已经送到手术室,刚刚谭主任做手术的隔壁,因为这里有导航设备--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导航系统。
苏南晨考虑过用机器人来完成穿刺,但是放弃了,因为这种穿刺不仅要求精准,而且进入导丝的时候,需要极好的手感,依据手感调整导丝方向才能成功置管。
机器人手术精确性非常高,但是缺乏对器械接触的反馈,也就是缺乏手感,这是最大的不足。
苏南晨完成了模拟穿刺,从模拟穿刺中掌握了最佳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对各个解剖的关系了然于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