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导向器,在拟入钉的位置开口开路,探针探索骨道的四壁,确认没有问题,导针一枚一枚地送入开好的骨道,经过椎弓根直入椎体,当最后一枚导针植入后,开始C形臂X光机透视。
弯曲变形的脊柱上,导针的位置非常好,每一枚都在标准的位置上,最佳的入点,最佳的方向,最佳的长度。
脊柱侧弯是三维空间的侧弯,矫形也是三维空间的矫形,3D打印技术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术前进行一次手术模拟,无论是进钉还是截骨矫形,都可以提前掌握数据。
韩主任的手术真是漂亮,大气厚实,再大的手术,他做出来显得简单轻松。
器械在他手上,显得充满力量,但是接触操作的目标时,又是那样恰当好处,不轻不重。
导针的位置满意,剩下便是扩孔,拧入椎弓根螺钉,因为术前已经有3D模型,每一枚螺钉的长度和直径都已经确定,现在不需要测量,直接置入即可。
最后,关键的步骤是截骨,同样有截骨的模板可用,术前在模型上也演练过,韩主任现在照着术前的计划,小心翼翼地开始截骨。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随时监测脊髓的电生理活动,防治矫正脊柱时,过度牵拉挤压损伤脊髓,引起严重后果。
韩主任按照术前的规划,在几个截骨部位截骨,一气呵成,然后开始矫形。
矫形一点一点地进行,每矫正一点,他都要扭头看监视屏幕,体感诱发电位监视屏幕显示正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