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级别的人体组织切片,如何做到单层细胞级别,按道理没有人可以超过何教授,当时做出的数字人可是世界前列。
可是面前这份实验指导上面的方法,明显比自己的方法先进很多,更容易获得合格切片,而且利用切片构建三维数字肌肉的方法,实验指导上的方法还是比自己先进。
这些方法是从哪里获取的?
如果是借鉴别人的,何教授不可能不知道还有这种方法的存在。
只有一种可能,这是杨教授自己想出来的?
“他能够从有限的经验中提取理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能力,所以你们跟他合作是一种幸运,不管课题能不能获得成功,你们都能够学习构建整个人体精微解剖的方法,将数字人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项老院士慢悠悠地和何教授说,他赶到何教授的实验室,杨平还没有到。
自从何教授谈起杨平,项老就非常好奇,于是将杨平提供的数据和方法仔细研究,发现里面非常不简单,给出的数据和方法都是极为先进。
于是对这个年轻人开始注意起来,然后又看了他的脊柱外固定架课题,最新的干细胞课题书,老院士激动万分,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发现,这个年轻人是个科研天才。
不仅手术能力强,而且科研这么厉害,这真是不可多得人才。
于是接到何教授的电话,急匆匆地赶来,想与杨平见一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