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使用荧光显像剂?”温仁涛也发现,提醒。
杨平边操作边回答:“不需要,显微镜下的荧光显像会干扰我的判断,导航虽然精准,但是以CT图像为指引的,只是间接图像,对我意义不大。”
对杨平来说,他在系统空间无数例手术,无数次解剖研究,获得真实的肿瘤解剖图像,远远比荧光显像和导航要精确。
对于普通人,哪怕约翰内森这样的顶尖专家,荧光显像和导航是必需的,但是对于杨平,反而会成为累赘。
微弱闪烁的荧光会影响手术中杨平的视觉判断,会让术中的解剖和他大脑的图片进行对比时,出现干扰。
他头脑中那一副图,远远超过任何荧光显像。
他头脑中那副图,用千百个冯教授凝聚的图画,比任何显像和导航精准。
质疑归质疑,约翰内森和傅教授都在猜测,杨平能够做出那样严密的手术计划,术中对神经核团干扰时会出现几次心跳骤停都在考虑之内,不可能这些基础性的东西不考虑。
杨平一定有更好的方法来完成手术,才会摒弃常人必须的技术手段。
精细的枪状双击电凝镊,在无需止血电凝的时候,就是可靠的显微镊,和激光手术刀配合,那一丝轮廓逐渐清晰,深埋的肿瘤崭露头角。
温仁涛和曾冉坐在旁边拉钩,温仁涛还负责吸引,不过手里的吸引器没有发挥作用,手术到目前为止,还几乎看不到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