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常委嘛...多数都沉默附议,并非认可陈知行。
在这背后同样有三层考虑。
不提名自己派系的人,避免卷入高层斗争。
借陈知行这把刀试探领导真实意图,若领导默许,说明真要查到底;若领导叫停,陈知行便是擅自行动的替死鬼。
陈知行非嫡系,牺牲他无需承担派系内讧的代价。
常务副书记...他只需要落实领导绝密调查的意图,但又不能明示背锅人选。
通过逼石毅等人表态,将压力传导给中层,自己则保持中立姿态。
而冰山原则之下,让常委们意识到,此案必须查,但不能公开查。
陈知行作为马前卒,既能冲锋陷阵,又能在必要时被切割。
他的能力与孤立无援的处境,使其成为完美的耗材,老狐狸们用重用培养等话术包装牺牲,实则将他推向风暴中心,自己则稳坐钓鱼台。
会议室内的沉默愈发粘稠,只有钢笔帽的咔嗒声像倒计时的秒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