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看着真不错!有没有我的尺码?”
张伟笑道:“都有都有,别抢,每个人都有。”
“稀缺性”、“校园专属”、“中国最新潮牌”几个概念在酒精、音乐和口口相传中被不断放大。
派对还没结束,张伟带去的几件样品就被预订一空,甚至有人当场付了定金,让他务必给自己留货。
张伟感觉自己不是在卖衣服,而是在传播一种潮流,他深刻体会到了社交即销售这句话的意思。
陈建华则自始至终都在宿舍这个大本营坐镇。
他的宿舍门几乎没关过,不断有他发展的“下线”回来补货、交钱,也不断有被吸引来的苏联学生和老师直接上门看货购买。
他一边收钱、记账、分发货物,一边协调着王海洋那边紧急的补货需求,还要接听李向前和张伟那边反馈回来的信息和订单。
钱,像流水一样涌进来。
卢布堆满了他的抽屉,塞满了他的书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