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是个胡子拉碴的中年大汉,瞥了一眼后座两个明显是外国人的乘客,没多问,一脚油门,车子吭哧着朝哈巴罗夫斯克市中心驶去。
很快,他们两人便来到了哈巴罗夫斯克市政府大楼门口。
出乎意料的是,进入大楼的过程异常顺利。
门口的警卫看到秦远和刘长河明显的东亚面孔,尤其是刘长河用俄语清晰地说出“我们来自中国,想找工业局的彼得罗夫局长洽谈投资事宜”后,眼神立刻变得客气了许多。
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已逾十年,经济活力初显,在国际上的形象正在悄然改变。
而苏联自身的改革正陷入混乱,急需外部资金。
一个主动找上门来的“中国投资者”,无疑引起了警卫的重视。
“请稍等。”警卫拿起内线电话,低声沟通了几句。
很快,一个穿着灰色制服、秘书模样的年轻男子快步从楼内走出,脸上带着程式化的热情笑容:“两位中国来的朋友?请跟我来,彼得罗夫局长现在正好有空。”
秦远点了点头,朝一脸紧张的刘长河看去,低声道:“待会儿,我来应对就行,你不用说话。”
刘长河点头应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