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是儒门的一座丰碑。
宋之问接这事儿,不管处理的好不好,到最后都是落下一个里外不是人的名声。
别看宋国如今举国上下复仇之心人皆有之。可这是战争没打响的时候,大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一旦开战,稷下学宫肯定是要参与其中。
宋之问心里有谱,一旦稷下学宫参战,宋国这场复仇之战未必就能赢得漂亮。
到那时,利益揪扯,宋国的舆论风声,很可能就会一边倒。不仅是他,就连君子启,到时候被稷下学宫牵住鼻子,只要稷下学宫的那帮儒生存心整治宋王,他即使是作为一国之主,都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所以至今为止,宋国都只是陈兵边境,剑指郑国。虽然两国剑拔弩张,局势紧张,可到底君子启还是没有下令拉开复仇之战。
这其中的门道,可以说稍有不慎,便会迎来粉身碎骨的危险。
人就是这样。
站得越高,摔得越惨。
如今袁天罡一走,宋之问总算松了口气。
可还没等宋之问喘完那口气,袁老先生前脚刚走,宋府大门,后脚就迎来了王宫使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