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他们前番在宋之问倒台时,意气风发地落井下石,恐怕这些人当真会被朝廷上下的正义之士奉为领袖。
可朝野上下,对于宋之问败在小先生陈守仁手中,导致宋国伐郑大军死伤惨重这件事,到底是变了风向。
不知是何人在暗处出手,一夜之间,宋之问战败一事的矛头,直指宋国掌印太监张宴!当年参与伐郑之战的宋军副将杨承,以及参将李峰接连站出来,怒斥督军按察使张宴贻误战机,临阵脱逃,导致宋之问率领的前军被围困在汜水关内,孤立无援,以致伐郑之战的全线溃败。
此事一出,朝野哗然。
宋王君子启顶不住压力,只好将张宴下狱。
宋相钱起更是趁机发难,对张宴昼夜审问,动辄大刑加身。这位在内廷呼风唤雨的掌印太监哪里扛得住这种精神和躯体的双重折磨?不出三日,张宴便俯首认罪,最终在大狱里不明不白地死掉了。
张宴一死,宋国内廷的势力登时有土崩瓦解之兆,外朝以宋相钱起为首的文官集团,大有一统朝堂之势。
可不管宋国朝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儒剑出走睢阳之后,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
所以澜沧江那边甫一传来“儒剑悟道,剑斩天河”的消息,宋都举城沸腾,都在猜宋之问何时会重返朝堂。
甚至有人已经上书宋王,逼他下罪己诏,请儒剑重返宋国朝堂,执掌上将军之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