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知悉父皇如今正在贵府颐养天年;”
“其二,则是感佩郎君素来仁义。”
“无论是去岁安置河东流民,亦或是年初甘冒奇险,解兰州数十万黎庶于倒悬,”
“再或是在长安城中创立仁安医院,施药济贫...”
郑观音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郎君之仁心,天下皆知。”
“妾身深信,如此宅心仁厚,必不会辜负一个无辜稚童的未来。”
“再者,四娘和幼娘年纪尚幼,妾身如今最大的心愿,也仅仅是想让她们进入秦郎创办的书院...”
“如与寻常孩童一样,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郑观音的话语条理清晰,目光坦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
然而,秦明闻言,嘴角却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凤眸微眯,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般刺向郑观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