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内众臣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故而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一个个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试图从不同角度剖析策务院可能带来的影响与变革。
谈论最为激烈的有两点:
一是策务院的具体职能与权力范围;
二是人选的确定问题。
房玄龄主张应赋予新机构更多的决策权,以快速应对突发状况,提高行政效率,同时提名了一批他认为既有能力又忠诚可靠的官员;
而长孙无忌则担忧,过度集中的权力可能引发新的权力失衡,主张新机构应更多扮演顾问与协调的角色,避免干预日常政务,他推荐的人选偏向于稳重而深谙朝政的老臣。
李孝恭作为军功贵族代表,关注点在于如何确保军事调度不受影响,他提议新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军事参谋,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战事需求。
魏征从律法角度出发,提出需设立明确法规,确保策务院成员的权力行使有章可循,避免滥用职权...
李世民耐心听取每位重臣的意见,时而点头,时而蹙眉,显然在深思熟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