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特么谁三嫂?”还不等赵军说话,东屋门口的解孙氏上前一步,指着陶荷花道:“少跟我们套近乎!”
陶荷花瞥了解孙氏一眼,又小心翼翼地看了眼邢三,见邢三没动地方,陶荷花这才略微安心。
这时,就见赵军摇头,道:“拉不了他们,我们那车是拉货、坐人的。”
即便赵军如此说,陶荷花仍不死心,道:“小军呐,那我们给你压车钱,还不行吗?”
在东北有个习俗,叫压炕钱。
这个炕钱最开始是婚嫁习俗,早些年车马慢,新娘出嫁到外地,不是一天就能到的。
中途不论是在亲朋好友家借宿,还是住店,临走的时候都在住过的炕上给人家留两个钱,就像给人家一包喜糖似的,让人家都沾沾喜气。
等到后来,民国动荡、八年抗战,多少人流离失所。等到社会稳定以后,一些老人在临终前,就盼着能落叶归根。
可回到老家,以前的房子已经没了,或者早些年就卖了。这时候想住在谁家,都是有说法的,毕竟死人是有忌讳的嘛。
这年头沾亲带故的说句话,不好拒绝。因为人情、面子拒绝不了,就等那人故去以后,家属给这家留个压炕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