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宝山二话不说,就点了酸菜篓子。
正好老太太头一天发的面,原打算是蒸窝头的,一听徐宝山要吃酸菜篓子,当即就命徐长林去捞酸菜。
那时的徐长林还能上山,家里不但有野猪肉,还有黑瞎子油。
一想到徐宝山给自己带的礼品,老太太一激动,手一抖,油放多了。
黑瞎子油,本来就香,那酸菜篓子蒸出来,油脂渗到苞米面皮里,别提多香了。
这一顿酸菜篓子,让徐宝山找回了童年的记忆。
从那天起。徐宝山就时不时地带着礼品登门……蹭饭。
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一长,老头和老太太就反应过味儿了,这年头,亲侄子也没有这么孝敬叔的。
而且这徐宝山每年十一月份开始来,一直来到第二年清明。
要知道,隔年的酸菜,只能吃到清明。过了清明,那酸菜就不能吃了。
再想到,徐宝山每次来家里,都点酸菜篓子,二老就明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