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解甲归田,带着奖赏的马匹,参与俘虏押解工作,一起向后方撤离,会成为三郡编户,授发户田、口田。
如果有家眷被掳贬为官奴的,释放为民;如果没有家眷,则优先与后续解救的汉边民寡妇成家。
只是这些敢死兵不管什么来源,都是见惯了战场,也适应习惯了战场、军旅生活的人。
除了轻重伤员外,几乎全体就地编为虎步新兵。
这样撤离后,他们将编为军户,享受军田年俸、户田与口田;家眷被掳沦为官奴的,也会释放为民;单身的,则由上司军吏负责撮合,组成新家庭。
哪怕撤离的轻重伤员,伤势痊愈后,肯卸甲为民的依旧没几个人。
这些年的军阀混战,这些人不会轻易离开一个强大的武装集体。
存身于一个强大的武装集体,个人的安全,与生活水平都有可靠的保障。
午夜以前,三千余鲜卑俘虏就被斩杀殆尽。
获取首级,正式编为敢死兵的羌人则立刻分发铠甲、军械,与残存的敢死兵军吏、老兵混编。
至于没有斩获首级的羌人依旧是敢死兵后备人选,则负责搬运死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