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通不过,反而给了外界一种老大自甘留在基层的固有印象、认知。
“也没有详细工价,大嫂是想让招佃户。”
阿兰犹豫着说:“大哥家里户田、口田一百亩,还有军田一百三十亩。大嫂的意思是将口田、户田租佃给奴,这样他们能得三成佃租。至于军田,大嫂想自己耕种,又苦人力不足,想借两户仆僮。”
听她这么说,赵基立刻算明白其中的区别。
阿兰依旧小心翼翼观察赵基,担心惹他生气。
赵基端起茶汤饮一口,说:“大嫂倒是会持家过日子,她盯上的不止是军田租佃的那点缺额。”
阿兰一脸疑惑,她也清楚军田、户田招佃的佃租差异。
原来也不知道,还是大嫂小裴氏给她详细掰扯讲解后,才稍稍理解一些。
赵基也给她给了千亩土地,数量并不算多,可位置就在晋阳西门外,有水田、坡田和林地。
综合使用面积远在千亩之上,尤其是山坡林地,仅仅是每年烧炭、木材买卖的收益,都够阿兰维持生活。
同时还给她配备了家庭健全的十户仆僮,这十户在城外单独建庄,负责耕耘、发展田产。
赵基也耐着心思说:“现在很多人不喜欢户田,更喜欢军田。军田是从大姓、宗贼手中抄没来的,俱是良田,其中不乏亩产七石、八石的膏腴肥田。我制定军田科律时,准许各人亲自耕作名下军田,但也限定了五百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