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家学深厚,他自然很清楚大司马赵基的成功,除了本人勇武善战外,余下的大概就三个因素,第一还是赵基本人克制欲望,据说这位赵大司马日常生活器皿中不见什么金玉装饰物。
就算有,也是重要场合拿来使用的礼器。
其次就是赵基果断发动安邑兵谏,裹挟朝廷,诱杀太原大姓,也重创了上党的大姓、豪强。使得赵基治下再无什么可以掣肘他的力量,可以尽情施政。
而赵氏宗族的单薄,有劣势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赵氏宗族无法率先乱法;赵基可以铁面执法,其他将领、重臣也不敢践踏均田制度。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赵基有识人之明,总能发觉出优秀的人才,并轮流使用这些人,让他们轮番立功,使得赵基麾下不存在什么独大的将领。
哪怕立下同样类似于不世之功的张辽,赵基麾下不服张辽的大有人在。
追随赵基屡立功勋的将校们,对张辽的敬畏其实有限……给他们类似的机会,他们也是有可能建立与张辽类似的功勋。
所以真没必要太过敬畏张辽,张辽也没必要有什么骄横反应。
种种因素堆迭下来,显得赵基两年之间收罗名将、骁将十余名,皆有扬名之战傍身,可谓海内知名。
两年间赵基麾下人才济济,这也仿佛是一种征兆。
陈群观望周边远近,只觉得这次出使任务很难圆满达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