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五章:密议 (8 / 9)

作者:蜗牛非牛 最后更新:2025/8/4 23:26:56
        正如许多史志载:“独石,张家二口乃宣府之项背;宣府乃京师之屏翰。”

        在长城沿线地名中的“口”,一般是指修筑长城时经过的天然水口或自然通道,张家口的“口”就是指宁川水口。

        即宁川水出崇礼深山之后,在今长城处经过的东高山与西高山之间,而形成的一个天然水口。

        古时修筑长城不能封堵天然水道,只有驻兵把守,而若是派兵驻守,就要有个名字,而该水口附近有张姓人家居住,便取名“张家口”。

        初时,守卫张家口的明兵驻宁远堡或右卫城,但都与该口相距较远,如有紧急军情,因来往不便而不利于防守。

        遂于宣德四年在距该水口三里许的西南方向修筑了一处军堡,以驻兵守“口”,因该堡所守之“口”名“张家口”,故名张家口堡。

        在嘉靖年间,张家口堡又进行了一次扩建,后在万历二年,张家口堡的土墙也进行包砖加固,城堡的规模也在此时最终奠定。

        张家口堡在明代初期的地位并不高,只是一个普通的长城边堡,规模也不大,周长仅四里有余。

        不过,到了隆庆五年时,穆宗与蒙古俺答汗达成协议,双方重开互市,史称“隆庆和议”,张家口堡就是宣府镇的马市,因此而成为整个宣府镇与蒙古进行大规模贸易的场所。

        明代的马市又分为“大市”和“小市”两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